向法院告状是解决民间矛盾的一个办法,但要想告状,得符合一些条件。在法院正式审理之前,为了不浪费资源,可以先尝试调解。那如果是个人借钱的事,法院能调解吗?下面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。
一、个人借钱的事法院能不能调解?
有个例子,一个人借了50万,最后只收回了13万,连本金都少了。债主上门要债,发现借钱的人已经去世,只剩下孤儿寡母。债主心软了,主动免掉了37万的债务。
去年,老邱向倪老板借了50万,写了借条,约定半年后还。结果老邱去年年底突然去世了。倪老板找到老邱的家人要钱,但邱太太正在为丈夫去世伤心,根本不知道这些事。倪老板催了几次,都没人理他,最后就把邱太太和老太太告上了法院。
倪老板说,你们是老邱的继承人,得从遗产里先还这50多万。
法院考虑到倪老板急着要钱,而邱太太又是孤儿寡母,如果直接判决,她们可能要承担很多债务,对她们来说会更难。所以法院组织双方调解,尽量让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,让倪老板少损失一些,也让邱太太的债务压力减轻。
在我国,调解就是在法院的组织下,让双方自愿协商解决问题。调解书有法律效力,可以执行。
最后,倪老板收了13万现金,法院出具了调解书,这起借款纠纷就这么解决了。
二、法院调解的原则
自愿原则。调解必须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进行,包括开始调解和达成协议,都必须是双方自愿的。
查明事实、分清是非原则。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、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。
合法原则。调解必须依法进行,调解的过程和协议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。
以上就是我对“个人借钱的事法院能不能调解”这个问题的解答。通过案例分析,个人借钱纠纷向法院告状时,法院可以依据一定原则进行调解,这样可以节省诉讼资源。如果大家需要法律帮助,欢迎咨询。